環署與外送平台試推環保餐具 業者祭出歸還優惠 環境資訊中心 為減少免洗餐具用量,建立外送平台餐具使用的循環模式,環保署首次與外送平台「foodpanda」、台南市環保局、循環容器供應者「好盒器」共同合作,試辦環保外送服務。 【本報台北訊】響應環保署7月上路的新法規,統一超商率先宣布結合旗下通路7-ELEVEN與餐飲品牌關係企業,提供自備飲料杯至少5元起的價差優惠。 全家便利商店響應環保署新政策,宣布自6月29日起,消費者自帶環保杯可折抵5元。 今年度首次舉行的金門縣食品暨農產品安全會報於昨天下午三時,假縣府第一會議室召開,吳成典說金門是以觀光立縣,食品安全非常的重要;所以在食安查驗和宣導要加強,尤以春節即將來到,餐飲衛生安全更形重要,讓民眾吃出健康,是我們的責任。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臺南市環保局「臺南減廢日」行動,愈來愈受認同,110年迄今新增499家餐飲業者,對外帶自備環保餐具的消費者提供折價或加量等優惠;此外,市民朋友若需外燴餐飲服務且樂於響應減少一次性餐具,臺南市亦有推薦清單,盼民眾多支持,店家踴躍參與,攜手減廢救地球。 2021年新增5家餐飲業者針對機關團體或大型活動,提供環保餐盒外送服務,且提供常態性自備餐盒優惠的店家參與率近6成,直接從源頭減少一次性產品使用,達到減塑之效。 檢送台南市政府教育局「行政機關、學校減少使用免洗餐具及包裝飲用 水作業指引」及循環容器團訂外送店家名單資訊各一份, 詳如說明,請查照。 (大紀元記者于婉蘋台灣基隆報導)基隆市環保局為建立民眾資源回收再利用觀念,向廟口攤商推動「不使用一次性餐具」,讓環保教育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局長江山鑫表示,遊客至廟口仁三路、愛四路觀光夜市品嘗特色小吃的同時進行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建立起民眾資源回收再利用觀念,及有效的改善夜市廢水及油煙排放,打造觀光及環保兼顧的夜市環境。 ,或提供便當以外非塑膠包裝之餐點,如點心麵包盒、水果盒、飯捲、飯糰、三明治、潛艇堡等;飲用水則提供飲水機或桶裝水,並宣導參與者自備環保杯)。 如因受訂購數量、配送時間、辦理地點或其他原因無法配合執行,得經校長或經校長授權人員核准使用一次用產品。 有些學者指出,PVC保鮮膜不能使用於微波加熱,但依據美國FDA表示在正確的使用方式下,並無任何PVC保鮮膜不能使用於微波加熱之證據;事實上,在美國一般家庭亦有使用PVC保鮮膜,且可使用於微波爐加熱,包覆時。 外燴 需與食物保持一英吋之距離,不得直接接觸食物,且不可完全包覆密封,需打開一角落讓蒸氣可散逸出。 2、實施方式:不提供免洗餐具、包裝水及一次用飲料杯,改提供可重複清洗餐具(如鐵盒便當)及設置飲水機或桶裝水,辦理活動以無償、租賃或押金借用方式提供重複清洗餐具。 為進行源頭減量,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並鼓勵消費者多利用可重複使用之包材(或容器),門市主動不提供顧客吸管,針對現調飲品系列商品實施自帶杯獎勵金機制。 "南亞保鮮PVC膜"為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塑膠第三事業部其中的一種產品,主要成份為聚氯乙烯樹脂。 總部大樓雖然用水量占比較少,但我們以身作則,密切觀測年度用水量作為內部管理指標,透過節水行動持續減少用水,例如:導入降低廁所與茶水間的水龍頭出水量並加裝省水器、裝設小便斗節水器、調整馬桶最適出水量、減少植栽噴灌頻率等。 考量環境及生態保護,及落實永續經營,於原物料採購時優先考量具環保材質、認證包材及提出包裝輕量化減量設計者,並制定自有商品包裝包材之減量目標。 他認為,若消費持續緊縮,未來對單店的影響會比連鎖店來得大;因為以前有錢的時候,有新餐廳就試一下,但現在預算有限,同樣的錢,會選擇較物超所值、服務品質可以接受的連鎖餐飲品牌,至少錢花出去有把握。 王品集團副董事長王國雄表示,油電雙漲,餐飲業這個月確實感受到消費者出現一波「心理危機」,因而開始縮減支出,業界普遍反映最近生意比較差。 目前王品旗下餐飲事業的業績,雖然沒有較去年同期衰退,但也沒有成長,成長力道不如去年。 7-ELEVEN提前響應環保署7月上路的新法規,推出三大「自帶」優惠,於逾6400家7-ELEVEN門市購買CITY系列飲品,即享「自帶飲料杯現省5元」優惠;適逢6月22日世界雨林日,6月21至23日自帶杯現省7元;7月1日起,每月1日自帶杯加碼現省7元。 有些報導指出,塑膠內含有戴奧辛物質,但依據美國FDA中心研究食物安全及應用營養學的一位消保官Edward Machuga博士說『FDA找不到任何證據顯示,塑膠容器或膠膜含戴奧辛』。 2021年5月開始全臺進入疫情三級警戒,餐飲業首當其衝,餐飲場所禁止內用,用餐管制措施更加嚴格,為因應此波限制,餐飲業者亦紛紛祭出因應措施。 綜上所述,疫情爆發重創餐飲業經營,整體餐飲業營業收入減少,在營業家數持續成長的情況下,同業之間的競爭狀況將持續升溫。 此外,除面臨業者彼此之間的激烈競爭,根據經濟部110年餐飲業經營實況調查結果顯示,營業成本、食材、人事及租金等成本上升亦為餐飲業者所面臨之困境。 受疫情影響,進口原物料價格、國際運輸時間及費用皆不穩定,壓縮餐飲業者利潤,也迫使業者將經營成本反映在商品售價上,2021年開始陸續有業者宣布調漲。 綜觀上述分析結果可以發現,自106年起餐飲業家數呈現逐年成長,而受僱員工人數及營業額在108年之前仍維持成長態勢,109年因受COVID-19疫情影響,導致營業額出現衰退,110年因管制措施相較109年更加嚴格,營收表現更顯疲弱,連帶影響受僱人數減少。 註: 統計範圍為統一超商自有品牌商品本身包裝、門市販售及服務之用品及物流配送使用之包裝。 塑膠包材統計涵蓋96.84%自有品牌商品;非塑膠包材統計涵蓋100%之自有品牌商品。 件產品之申請案經該署審查通過,於產品貼上碳標籤揭露碳足跡數據,提供民眾選購產品時,瞭解該產品從生產、製造、運送、使用至廢棄整個過程會產生之二氧化碳排放當量。 本年度已輔導轄內4間餐飲業者可提供外送時使用可重複清洗餐盒,另輔導4間外燴團膳業者可提供採環保餐具之團膳服務,可供轄內各機關、學校訂購時參考,並持續輔導轄內餐飲業者加入餐具循環行列。 環保署呼籲,其他業者也可一起響應計算各種不同配菜之便當或套餐的碳足跡,並申請產品碳標籤,讓國人知道「食」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 藉由各式便當或套餐碳足跡的盤查計算,從製程及供應鏈中找出二氧化碳減量的機會,除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形成綠色供應鏈,同時可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業者在強調健康飲食的同時,結合在地食材與節能減碳的新訴求,將成為低碳飲食之引領者。 此外,消費者本身也要配合於餐點使用及廢棄處理回收階段共同考量減少碳足跡,達到減少溫室氣體產生之加乘效果,藉業者及消費者的力量形成「低碳飲食」文化。 宜蘭縣金門餐廳及浮手作料理有限公司、蕃薯藤有限公司等業者及基隆市廚師業職業工會、澎湖縣、基隆市、新竹市、台中市等餐飲工會代表出席記者會,在該署管考處副處長郭秀玲見證下,連署宣示支持本計畫,並願意提出優惠方案鼓勵民眾不使用一次性即丟免洗餐具,一起用行動愛地球。 環保局指出,店家優惠方案不一,有的是外帶餐食免費送飲料,有的給折價券或折價,今年有一高單價咖啡店,對自備環保杯者,一杯大方讓利30元;提醒消費者,自備環保杯最好是寬口容器,外帶餐食請帶大尺寸的便當盒或保鮮盒,方便店家更有效率地填裝餐飲,也別忘了注意盛裝容器之耐熱性、耐酸性等,才能環保又健康。 環保局長謝世傑說,受疫情影響,一次性餐具使用量爆增,110年1月至8月全市紙容器回收量達6,732公噸,較去年提升約15%,現今疫情降級,希望民眾以行動支持臺南減廢日,民眾與店家共同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為環保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