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餐飲五大趨勢年度回顧:向內探求的力量 其次,餐飲業者亦積極導入訂餐APP、餐飲管理系統,以強化數位化布局、拓展銷售通路管道。 據經濟部商業司調查,台灣連鎖加盟業導入的新科技,以行動電商達46.7%最高、虛實整合約25.1%、行動支付約14.1%。 而餐飲業者亦因應「宅經濟」趨勢及零售業全通路化(Omni-channel)來臨,紛紛將休閒服務餐廳內的人氣餐點商品化、推出冷凍及常溫產品,並積極開發多通路上架銷售,藉此拓展館外銷售通路,盼進一步強化布局觸角、降低營運風險。 最後,由於具集客效應、進駐籌備相對簡便等優勢,餐飲業過往積極進駐百貨商場開設新據點。 然而,隨著外送服務蓬勃發展,加上百貨商場店抽成壓力較高、營業時間受限等因素,過往因租金及人流等考量而一度式微的街邊店,再度成為餐飲業者考量的展店方式。 餐飲業者透露,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時期,百貨商場店遭逢的來客量減少衝擊普遍高於街邊店,且營運條件受限程度確實較多。 另一方面,市場看海力士無錫廠受損狀況恐比外界估計嚴重,未來半年產出仍將不順,使明年上半年DRAM供應持續吃緊,對於華亞科、南科的業績表現仍將有明顯挹注。 在安平觀光尚未嶄露頭角,也沒啥遊客,周志峰看好未來前景,在安平路購入新店,與原來的老店生意都非常好。 目前金錢豹已在大陸開了20家店,其中武漢店是2010年10月才開幕,業績卻後來居上,每到假日一定爆滿,以每月客流量10萬人次,躍居全中國金錢豹第5名。 金錢豹酒店餐飲集團武漢店銷售部總監吳茗家說,店內所有的座椅、地毯、餐桌等,都是設計師自己畫設計圖,再根據圖紙向華南的家具廠訂製,做好後,再送到武漢。 照片裡的食物是「Indomie Telor Kornet」是印尼人最愛的炒麵加煎蛋和醃牛肉。 你在路上到處都可以看到這種食物,而且這絕對比你阿嬤煮的每一道菜都好吃,重點是這種小吃很便宜,但別期待它們跟米其林餐廳一樣衛生。 農曆年節快到了,隨著中國大陸大解封開國門,即使面對疫情擴散的隱憂,各國也想盡辦法要吸引消費力驚人的的陸客。 「Tks Full House」為提克斯國際的門市英譯,代表充滿感謝的家,我們亦將感謝大家支持的千言萬語回饋在用心手作料理與伴手禮盒中,希冀能將這股暖心溫度傳遞到每個提克斯人心中。 從古傳承至今,揉合了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和在地食材,吃的是大廚功力、在地風土,更是台灣的愛熱鬧、樂於分享、互相幫忙的人情味。 【記者陳彩玲/台北報導】八方雲集創辦人林家鈺因為買了上櫃公司川飛股票被套牢,為了彌補損失,2018年要妻子蘇淑幸配合用她的證券帳戶以炒短線等方式,刻意營造川飛交易活絡的假象,把股價從15.45元炒到20.45元,漲幅高達32.36%,然後把股票倒給其他投資人,進帳389萬餘元,涉犯《證交法》被起訴。 夫妻倆日前到士林地院出庭時,林妻穿著要價至少4萬多元的法國頂級精品MONCLER黑色羽絨外套,林男則認罪爭取緩刑。 3年前換自用車時,覺得油價貴、保養維修費高,加上又沒有長途需求,所以換購特斯拉,現在他大概還有1/3電量就會充電,出門也養成習慣規畫路線,家庭旅遊前也會找尋有充電服務的飯店,「習慣改變就好,開過電動車就會發現回不去了」。 一開始除了原本家裡的舊車,張鑑弘還從朋友處接手1台準備報廢的中華威利貨車,目前趴趴走美食工坊外燴服務範圍已遍及北台灣,車輛從2台舊車逐漸擴大至旗下擁有18台中華菱利,車隊除了一般麵包車,還有數台冷藏車和2台最新購置的e-VERYCA菱利電動車。 徐佳馨指出,由於2021年實施三級警戒,餐飲業首當其衝,加上該產業人力與庫存都有壓力,禁不起長期作戰壓力,許多業者寧願改弦易轍,視狀況決定是否重出江湖。 丁原偉認為,依照今年的市況與下訂情形,預估能提升3成尾牙與春酒的訂席業績,如果將外燴服務也納入,整體尾牙業績可成長至65%。 從與雲端廚房的合作嘗試、虛擬商店的家常副品牌到料理食材箱, MUME 主廚林泉、態芮主廚何順凱與 Ephernité 主廚黃詩文在疫情中,推出新品牌。 三個月的疫情,逼得台灣餐飲與大廚們按下暫停鍵,卻沒有挫折他們持續嘗試與思考的活力與衝勁:九、十月逐步解封的台灣餐飲,有毅然決然的轉型、有持續為市場帶來驚喜的新品牌、也有暫時休息再出發、蓄積能量的期待。 一星餐廳 Impromptu by Paul Lee 大廚李皞則有另一面的觀察:他發現,這幾年在地化的風潮被推至頂峰,許多主廚則更反求看自己的成長背景與特色,思考有什麼能再與本地食材搭配,並和其他人做出區隔的食材。 他舉例,蘭(Orchid Restaurant by Nobu Lee)餐廳主廚李信男曾有長時間在紐澳工作,他特地從紐西蘭帶來 Te Mana 羔羊肉、紐西蘭紅鹿里肌等入菜,希望給客人帶來不同的口感與風味;而長時間在美國學習、成長的他,也想尋找看看未來能有什麼能運用上的美國食材。 包括一星餐廳 Longtail、MUME、Impromptu by Paul Lee、金蓬萊以及大腕,都與 WAT 合作推出瓶裝雞尾酒,讓人隨時可以喝到主廚的創意;MUME 大廚林泉與必比登推介 Gubami 主廚陳嵐舒則和有機食材品牌 Green & Safe 合作,推出即時料理包。 一星餐廳天香樓的作法更創新:他們推出的「天香星廚清冰箱」外燴服務——宴席三天前,主廚楊光宗會親自到府察看冰箱食材,客製菜單內容;前一天,則可與主廚走訪市場、採買食材。 宴會當天,則由主廚到府料理,賓客可以現場與主廚交流,獲得第一手的體驗。 艾草具有保溫、暖經、淨化血液、造血、安定神經、抗過敏等等功用,所製成的艾草粿健康爽口解油膩,在宴會上大受歡迎,成為健康美食的新食材。 」這是艾草達人李振輝的兒子李冠廷在作文簿上描寫的艾草田,從中可看出艾草深入他們全家,讓每個人都深刻感受到艾草的神奇效用,艾草已經成為家人生活的一部份。 李振輝出身農家,從小就知道務農是看天吃飯的,天候的變化可能抹殺農民大半年的努力,因此,學生時期看好台灣工業前景,便選讀機械,畢業後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投考軍校,當起職業軍人。 但因地名無法註冊商標,民國80年間適逢中華日報挖掘台南特色鄉土小吃,周志峯與兄長商量後,決定以姓氏「周」為家族事業打響名號,周氏蝦捲於焉誕生。 周志峯說,日據時期經濟管制,阿嬤好不容易跟日本人頂下一張攤販證,夏季在水仙宮賣冷飲,冬天賣粽子、肉丸、肉捲等點心。 每項食材從採購、出貨到上桌,都由電腦管控,精細到「連一顆西瓜的甜度都要追蹤標示」。 加上北海道帝王蟹腳、龍蝦、海蔘等高級海鮮食材無限供應,還有繽紛甜點,每一款都足夠瓦解女士們減肥的意志力。 在民國86年參加世貿美食展,他的艾草粿勾起民眾與記者的往日記憶,紛紛告訴他許多艾草的用途,才知道艾草有這麼多好處。 然而轉型並非一蹴可幾,除了需要一定的資金,還需要完善的規劃與有效的執行,即便是選擇與第三方餐飲外送平台合作,仍需要面對平台抽成的成本壓力、平台中眾多餐飲業者競爭等問題。 餐飲業進入門檻低,加上商品同質性高,因此容易被快速模仿,隨著同業之間競爭加劇,餐飲市場逐漸趨於飽和,為強化市場競爭力,愈來愈多業者嘗試提供多元化服務,並致力於服務品質的提升,積極建立品牌形象,強化商品附加價值,創造差異化的服務體驗,以與其他業者做出區隔。 自2020年起,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餐飲市場受到衝擊,傳統經營模式受到挑戰,如何在競爭愈趨激烈的餐飲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將是餐飲業者們所面臨之課題。 外燴 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專案副理郎美囡分析,雖然疫情逐漸趨緩,不過經過這三年不時的警戒調整,許多人生活習慣已經大不相同,即使逐漸回歸正軌,過往的生活習慣恐怕也很難回頭,而外送平台高額的抽成費用等額外增加的新成本,除迫使餐飲經營型態得做適度調整,也會影響房東是否願調整租金,以因應未來市場的變局。